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山西视窗 > 资讯 > 正文

90后新农人魏英杰:传承家传技艺,让老陈醋“酿”出乡村振兴新滋味!

2025-07-24 22:18:54 来源: 阅读:-

醇厚的醋香从这里飘散而出,这里是陵川县附城镇沙泊池村,蕴藏着一个“90后”青年魏英杰的“醋业江湖”。他秉持工匠精神,守护着家传60年的酿醋技艺,并以互联网思维为传统老陈醋开拓新市场,书写着“老醋新传”的创业篇章。

传承:从“跟爷爷学翻醅”到“扛起家传技艺”

魏英杰的童年记忆里,最深的画面是爷爷和父亲在醋坊里忙碌的身影。“那时候总觉得醋香是家的味道。”他回忆,家中几代人坚持用高粱、大豆、豌豆等纯粮酿造老陈醋,蒸、酵、熏、淋、陈五大传统工艺缺一不可,“爷爷常说,好醋要‘看得见粮食,闻得到时间’”。

2023年9月,魏英杰正式接过家传醋坊的担子。此时的他已在外打拼多年,却始终放不下对家乡和传统手艺的牵挂。“老一辈的手艺不能断在我们手里。”他决定返乡创业,将家传60年的酿醋技艺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。

创新:用“新思维”激活“老手艺”

接过醋坊后,魏英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“走出去”。他积极参加陵川县乡村e镇组织的电商培训、农产品展销会,学习直播带货、社群运营等新技能。“老醋要卖得好,得让年轻人知道它的好。”他注册短视频账号,记录从选料到熏醅的全过程:高粱蒸煮时蒸汽氤氲的镜头、熏醅缸里翻动的红棕色醋醅、淋醋时琥珀色液体缓缓流出的瞬间……质朴的镜头语言,让网友直观感受到“0添加”的纯粹。

“直播时,我会现场舀一勺醋,让大家看醋花的绵密度,尝一口酸香绵甜的滋味。”魏英杰说,通过一场场直播,醋坊的微信社群从最初的几十人增长到上千人,不少外地客户主动下单,“有人专门留言说,‘就是冲着你家醋花能挂住勺子买的’”。

坚守:“0添加”的底气来自每一道手工工序

在追求效率的当下,魏英杰却坚持“慢工出细活”。“始终坚持老传统工艺,经过蒸酵熏淋陈五大工序,82道工艺,经时间自然发酵酿制而成。”他介绍,高粱、大豆等原料要经过蒸煮、酒精发酵、熏醅(用果木熏制赋予独特风味)、淋醋、陶缸陈放五大工序,尤其是熏醅环节,需每天翻动醋醅,让果木香气充分渗透,“机器翻醅力度不均匀,会影响醋的口感”。

这种对传统的坚守,让太行老魏家老陈醋形成了独特的品质:色泽棕红透亮,醋花绵密如“挂勺”,入口酸香中带着粮食的甜润,回味还有淡淡的鲜味。“真正的老陈醋,是时间‘酿’出来的。”魏英杰说,他拒绝添加香精、色素,坚持用固态发酵工艺,“每一滴醋都要对得起家传的招牌”。

带动:小醋坊“酿”出大能量

如今,太行老魏家醋坊的产品已从最初的自家食用,发展到拥有5°原浆醋2.5kg、6°散打醋500ml等系列,年销售额突破30万元。“线上订单占了七成,最远卖到了广东、浙江,有广东的客户回购了很多次,说咱的醋拌凉菜不用放糖都回甘;还有山西老乡专门开车来村里买,说比超市里的‘勾兑醋’香多了。”魏英杰翻着订单笑着说。

对魏英杰来说,醋坊不仅是生意,更是连接乡土的情感纽带。他坚持用本地种植的高粱、大豆作为原料,坚守传统酿醋技艺的价值与意义。

如今,太行老魏家的醋坊成了沙泊池村的“招牌”。路过桥西区40号,总能看到魏英杰用手搓一把醋醅闻香气;或是举着手机直播,“家人们看这醋花,像不像一朵朵小云彩?”他说:“爷爷那辈酿的是温饱,父亲那辈酿的是口碑,到我这辈,得酿出‘传承的味道’。”

在这位“90后”醋匠的手里,一缸缸老陈醋正带着太行山的阳光和温度,从沙泊池村出发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


推荐阅读: